秋高气爽,天地清朗,智圣故里,人文蔚起,红嫂家乡,芳华绽放,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的沉浸式小院《跟着共产党走》剧目正在激情上演。
“非常感动,群众演员很投入,很有味道,是沂蒙人民永远跟党走现实版的演绎。”9月9日,正在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观看剧目的青岛张小桐说。
近年来,沂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扎实推进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融合发展,做亮红色文化教育旅游“加减法”,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新引擎。
做活一个“加法”,释放红色资源新动能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晓喻新生。”沂南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努力构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体制机制,激起红色沂南新活力。破旧立新,以更高的站位、改革的勇气、创新的举措、奋进的姿态,推进红色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交出了符合时代气息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我们是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撤一设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第一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来统筹全县的红色资源,全面提升融合效率。”中共沂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编办主任刘峰说。
沂南县委、县政府把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列入全县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坚守“多点融合、多措并举、多效合一”方式,出台《全县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构建“一个领导小组,一个推进专班,一个发展中心,一个发展公司,一个研究会,一个产业协会”的“六个一”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用制度调动资源融合,用机制推动事业发展,用人才补齐融合短板,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难题得到一一破解。
沂南红色资源富集,县域内红色革命遗迹151处,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红色场馆“三权分置”改革,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核心问题,要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需要思想的高度统一,才能确保统筹推进。实行“一馆一策、分类实施”,对全县红色场馆探索推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明确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范围、内容和标准等,建立事权边界清单,厘清事权边界,用红色旅游融合“大格局”谋求红色旅游产业“大发展”。
通过这一系列的手段,解决过去多年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就是让全县红色资源集中统一,做大红色资源蛋糕,红色动能得到充分释放。
机制理顺了,发展的心气上来了,红色资源也就搞活了。沂南按照“开发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资源保护利用开发梯次推进、多点发力、全景呈现。红色场馆景点,年年建设年年增,馆馆利用馆馆活,人人推介人人红,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活化高效。
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以来,红色场馆、革命纪念地利用率同比提高到85%以上,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各类人群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20%。
“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多元投入,效益共赢。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沂南,按照总书记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两创’的要求,在创新发展路径上,彰显沂南特色,突显沂南红色。”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政府主导建设的沂蒙红嫂纪念馆、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创建纪念馆、鲁中革命纪念馆、大青山突围纪念馆、沂蒙红色金融展馆、沂东革命烈士纪念馆、王换于纪念馆、沂蒙地委成立地,改造提升了留田突围纪念地、抗大一分校旧址、跟着共产党走纪念地工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培训的主阵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沂南红色资源禀赋,从政策扶持、平台构建、人才支持上释放政府诚意,吸引投资主体,激活红色市场。山东广汇集团投资建设的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东邮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山东战邮革命传统与企业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人们追寻血与火的历史,感受“忠贞不渝、使命必达”战邮精神的主引擎。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充分发挥文化浸润的优势,投资建设的沂蒙研学营地等研学教育基地,成为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今年上半年沂蒙研学营地共接待1.5万学生,纯收入500万元。
做细一个“减法”,健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体系
沂南将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写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沂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落实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与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自然资源总体规划等多规融合,兼容并蓄,高效推进,始终做到师出有名。
擘画蓝图,规划先行,谋势而动,乘胜出征。沂南县借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入选山东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阳都故城遗址保护规划》获山东省文物局批复的重大机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不获全胜不收兵。红色资源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融合事业发展的一切必要条件,减少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融合发展中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统筹不力的问题。一鼓作气,发扬钉钉子精神,在做细减法中,找准事业发展的最大公约数。通过删繁就简,打破多部门的壁垒,将部门职能合一推进,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势头正红。
万事从来贵有恒。县委红发中心在统筹全县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中扮演“挑大梁”角色,用融合式发展、系统化推进,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将各场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交互呈现、亮点频闪。沂南县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顺利说:“提升红色沂南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来了以后怎么服务的问题,所以要保证‘衣、食、住、游、研、培’中的细节服务,才能保证红色文化旅游教育培训研学的效果。”
县委红发中心融合全县红色资源要素,在做细减法中寻求激活市场新动能,打破了全县红色教育研学培训各自为战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对外宣传推介和市场运营中打出了一场漂亮的“组合拳”。沂南以诸葛亮故里纪念馆、北寨汉墓博物馆、诸葛亮政德教育展览馆、三山沟凤凰石刻保护地等传统文化线和红嫂纪念馆、山东战邮纪念馆、山东战工会纪念馆、留田突围纪念地、抗大一分校旧址和跟着共产党走纪念地等红色文化线为脉络,创意设计了“踏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沂蒙之旅”,“探寻诸葛故里,品鉴典藏文化之旅”,“追寻红色印记,奋进青春梦想之旅”,“驻足绿水青山,体验温泉旅居之旅”,“探秘智圣文化,奔赴红色沂南之旅”五条精品主题线路。随着线路的宣传推介和试点运营,让红色沂南宣传有的放矢,教育培训线路设计更加精准,研学旅游市场定位日趋合理。
做实红色文化+文章,全方位讲好红色故事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沂南是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扎实做好“红色文化+”文章,用创新的思维推动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和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在全过程弘扬沂蒙精神,扎实推进党群同心新实践中走在前。
汉文化、诸葛亮文化、红色文化是沂南的优势文化,沂南超前擘画、探索建立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机制,在做实红色文化+文章中,重新定位,让红色文化绽放时代光芒。
红色+情景演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引进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韩生教授团队,推出国内首个沉浸式红色文献史诗情景剧《沂蒙四季•红嫂》和《妇救会》《跟着共产党走》等10处沉浸式小院演出。《妇救会》获评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一等奖。《跟着共产党走》获评全省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金奖。《沉浸式情景小剧:讲好红色故事的沂南实践》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活化红色资源创新发展路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成为全省十五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之一。《沂蒙四季》红嫂故事沉浸式情景小院入选山东文化和旅游厅评选的“最美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空间”。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小院演出1016场次,接待50800人次,大剧场演出76场次,接待36887人次。
红色+教育培训。全县发展红色教育研学机构8家,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等景区推出红色研学产品20余种,目前,有全国中小学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1处、省级研学基地2处,每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4000余批次,学员20余万人次。红色教育培训呈现出了群贤毕至、此起彼伏、竞相迸发、主题鲜明。亮点频闪的生动局面。沂蒙培训中心经理邢庆杰介绍:“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我们用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外宣传推介红色沂南,我们很有信心讲好沂蒙红嫂、北海银行、抗大一分校在沂蒙等故事,传递好沂南声音,永远跟党走,在弘扬沂蒙精神中回答红培机构发展的时代之问。”
红色+影视产业。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红色教育、餐饮住宿、研学旅行、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2008年建园至今,累计接待《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红高粱》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各类剧组。接待党政干部教育培训150万人次,红色研学的中小学生50万人次,旅游观光的游客300多万人次。首部为平民战争画像的电视剧《沂蒙》成功打造,让全国重新认识了沂蒙,实现了一部电视剧带动一个村,一个影视产业链富裕了一方人。红色堡垒村常山庄已成为红色题材影视的拍摄首选地。业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山村好莱坞”和产业扶贫示范村。沂南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得到整体提升。
红色+文创产品。将红色元素融入旅游业态,创作了《沂蒙红嫂》等系列红色文创产品,与第一书记、国有企业、党性教育基地等单位开展合作,推动沂蒙特色产品进超市、进企业、进展会、进景区;推动融入红色元素剪纸、面塑、柳编等非遗项目进景区;建设“红嫂体验馆”,实景展示烙支前煎饼、纳军鞋、唱红歌等场景,为游客提供了可参与互动的业态。
红色+政德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德”的重要指示要求,积极探索运用传统文化提升干部政德修养的新方法新途径,推动诸葛亮文化融入政德教育。沂南县充分挖掘诸葛亮历史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按照“一馆一室一课堂”的教学布局,打造了诸葛亮政德教育教学阵地,通过课堂授课、现场体验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推动诸葛亮文化融入政德教育,成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正心明道、涵养政德的重要载体。诸葛亮政德教育现场教学点运行秩序井然,今年上半年,共接待109个班次2288人。
做好红色文化成果转化利用,社会效益越发显现
“红色沂南”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持续深入,沂南县红色产业发展日益壮大,红色旅游产品不断优化,逐步构建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孟良家园旅游区、东高庄红色片区、沂蒙地委成立地为引领,以沂蒙红色文化旅游廊道为骨架经脉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格局,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功能、空间重塑。“爱尚沂南红色之旅”环线获评中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创意设计的“不忘初心、红色经典游”精品路线,连续三年荣获山东省研学旅行创新线路设计大赛”一等奖。沉浸式小院演绎精彩出圈,让“红嫂家乡”“《跟着共产党走》诞生地”等红色符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红色沂南”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沂南成为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的主阵地。
片区化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沂南县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之一,将红色文化挖掘与基层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以山东红嫂家乡旅游区为核心的马牧池乡常山庄党性教育基地片区获评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带动引领沂蒙泉乡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东高庄红色片区等规划建设。片区的创建激活了党建引领的发展能力,调动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打造了“党旗红、乡村兴”的红色品牌。
共建共享共富的社会效益凸显。通过发挥红色旅游潜在的综合功能优势,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产业振兴的主攻方向之一,统筹考虑,系统推进。红色文化的创新“活化”,拉长了红色产业链条,老百姓实现了就近增收致富。其中红嫂家乡旅游区创造出了“一区带四员”(即:“景区务工当职员”“土地入股当社员”“穿上戏服当演员”“售卖产品当店员”)的“带富”经验。近年来,沂南县依托红色旅游产业带动,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革命老区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