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孙悦琛
在临沂大学校园内,有一处特殊的景观园——“溯园”。园内复原了这所大学80余年的红色办学历史,从岸堤干校到抗大一分校,再到滨海公学,每当走进这里,总能使人身临其境、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里,抗大基因与沂蒙精神的共生共荣。
临沂大学“溯园”内“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红色雕塑
岸堤干校——培养沂蒙抗战干部的摇篮
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抓武装斗争的同时,做好革命教育宣传,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发展壮大的突出特点和成功经验。革命年代,很多红色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便是如此,他成立于1938年6月,这是在抗战初期,山东解放区开办最早、培养干部最多的一所新型干部学校。因校址从第二期开始一直设在沂水岸堤,故名“岸堤干校”。
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
岸堤干校由中共山东省委(后改为山东分局)直接领导,校长由宣传部长孙陶林兼任,政治处主任徐元泉,教育处主任徐仲林。办学宗旨是,遵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高原则,培养大批党政军民干部,以发展山东抗日游击战争,创建山东抗日根据地。
肩负着培养抗日武装和救亡组织党政军干部的使命。在岸堤干校发出招生简章后,一波波热血青年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下,从山东各地前来投奔求学。第一期学员200余人,第二期达600余人。建校初期,没有专职教员,主要由省委领导人亲自讲授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群众运动、论持久战、游击战术等的基础知识。老一辈革命家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郭洪涛等都曾在岸堤干校指导革命工作、组织开展抗日战争。
随着学校发展,逐渐增设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一些马列主义课程,还讲授党课,开展军事训练,进行实战演习。学校的课程主要是《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抗日民众运动》等。在这所革命熔炉里,学员们的思想觉悟和军事本领提高很快。经过学习绝大多数学员都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军事基本知识和战略战术。
岸堤干校学员
短短两年的办学时间,岸堤干校先后培养了五批3000多名学员,为山东乃至华北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输送了大批政治、军事、民运、财政等方面的革命干部,成为开辟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组织抗日武装的有生力量。从此,岸堤干校名扬四海,誉满苏鲁豫皖边区。岸堤,这个偏僻的山区小镇也随着干校一起声名远播。
1940年3月孙祖战斗结束后,随着抗大一分校在山东安营扎寨,“岸堤干校”并入抗大一分校,编为其第五大队,开始了新的历史。
抗大一分校——办学时间最长,培养干部最多的抗大分校
在岸堤干校成立的一年后,为巩固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决定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第一分校开赴山东敌后办学,以实现就地培养山东部队的军政干部。
当时,由于深处敌后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情况比较复杂,抗大一分校流动性比较大。没有扫荡的时候,在一个村住两三个月,最多半年。扫荡的时候就说不准了,可能住一天,也可能一天搬好几次家,吃住行的条件都十分艰苦。据曾是学员的抗大一分校研究会秘书长乔志学回忆,因为随时都要准备行军打仗,常常半个月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睡觉只能打地铺、在草里住不脱衣服,很多学员身上因此长了疥疮,一顿饭能吃上煎饼就算很好了。
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抗大一分校师生只好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战斗。当时分校主要开设军事教育和政治教育课程,军事教育方面主要教授基本军事知识和各种战略战术,特别重视实战教学。学员们曾先后参加参加孙祖战斗、甲子山战斗、石沟崖战斗、李永平战役、解放临沂战役等多次大小战役,极大的提升了学员们的革命意志和军事素养。 抗大一分校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先后在14个学员队开设文化教育课程。课程以语文教学为主,兼及必要的数学、史地和自然科学常识,占总课时的15%。
除了军事、文化课,抗大一分校每个月都有文娱活动,大家在一起唱唱歌,《沂蒙山小调》《跟着共产党走》等经典红色歌曲都是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创编的。
沂蒙革命纪念馆内复原的抗大一分校学习场景
抗大一分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敌后根据地十二所分校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培养青年干部最多,参加战斗最多;取得战果最大的一个分校。在山东6年多里共为我党培养了军、政、地干部9840名。另外,抗大一分校还成立了二大队(也叫建国大队),培养地方干部共2000人。这批干部,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山东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一分校徽章
图为抗大一分校毕业证书
滨海公学——传承“抗大精神”,奠基老区红色大学
抗大一分校扎根山东后,随着抗日形式的变化和根据地的不断扩大,为满足根据地军政建设和文化建设需要大批干部的要求,1941年春,中共山东五地委和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与抗大一分校一起,在滨海区建立一所干部学校——滨海中学。这所学校区别于“岸堤干校”,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爱国青年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干部学校。
当时学校有师范部和中学部两个专业。和前面两所学校一样,作为一所“游击学校”,滨海中学没有长期固定校址。在战争环境中,随着敌情的不断变化,学校得经常转移,学校也没有固定教材,教师要自己编写,必要的印刷品是在《大众日报》印制的,课程主要是马列主义教育、战争形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等。
滨海建国学院大坊前校址
抗战胜利前夕,抗战、反内战和建国成为当时的中心工作,滨海中学因此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解放战争时期,滨海建国学院和与由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更名的滨海师范合并而成滨海公学,成为山东滨海解放区的一所综合性学校,在办学上贯彻为人民战争服务和为人民群众政治斗争服务的方针。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对象灵活安排,包括参加支前、土改工作,接收整顿新解放区的教育,工作教学计划采取短期培训干部和长期培育人才结合的方针。
从岸堤干校到滨海公学的变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的发展建设成为首要课题,培养全方位的人才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这支具有红色血脉的学校多次合并组建,历经临沂师范学校、临沂教师进修学校、临沂教育学院、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等发展阶段,抗大学脉最终由临沂大学承继。
从岸堤干校到抗大一分校,到滨海公学,再到如今的临沂大学。回顾这段峥嵘的历史,“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成为共同延续着的红色血脉与文化基因。抗大精神让党的红色教育从沂蒙老区开枝散叶,代代传承。而以抗大一分校、滨海公学为代表的革命干部学校也受到沂蒙区域文化的影响和形塑,通过人才培养和文化熏陶深刻影响着沂蒙精神的孕育与形成,这些学校为沂蒙精神的形成注入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文化基因与思想根基,抗大精神与沂蒙精神可谓根脉相系,抗大精神是沂蒙精神的源头之一。
传承“抗大红色基因”的临沂大学
经历时代变迁,继承了三所学校基因的临沂大学也走过80年的办学历史,并积淀形成“明义、锐思、弘毅、致远”的校训和“实”的校风,铸就“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临大特质和“团结包容、崇实尚贤、艰苦创业、勇于争先”的临大精神,形成革命老区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宝贵的红色教育文化为我们当代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和传承这段红色基因,对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山东教育新闻网记者 孙悦琛 编辑整理
作者:孙悦琛
编辑:周玉森